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:首页 > 护理园地 > 护理动态

护理动态

【安全守护】全力消除隐患,守护患儿安全
来源:    发布时间:2021-03-19     作者:   分享到:

为进一步提升儿科护理质量与安全,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,积极落实健康教育的知识宣教和护理措施,防止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,西安市第三医院儿科全体护士于近期召开了2月份不良事件分析会。会上邀请护理部不良事件专干鲍艳茹老师参加,大家一起运用科学的管理工具分析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,画出鱼骨图,展开头脑风暴,并提出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。

此次讨论的重点

问题:患儿为何会发生跌倒/坠床?


大家一起绘制鱼骨图,更科学、详尽地分析原因:

1.   患儿因素年龄。婴儿期体格、动作发育较快,但认知水平处于低级阶段,对危险识别能力不足,自身防护能力较弱;幼儿期由于感知能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,已经具有一定的活动能力,对周围事物好奇,对危险事物仍缺乏预见性,易发生坠床。

2.   疾病。由于各种疾病的影响,患儿须接受采血、输液、服药等治疗,住院期间环境的改变常伴随紧张、恐惧的心理,表现出拒绝、反抗以及哭闹挣扎,从而发生坠床。

3.   护理人员方面。 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,对新入院的患儿可能发生坠床的危险度评估不够;在住院期间没有结合患儿病情变化进行动态评估记录;夜班常常仅一名护士,照顾不到每位患儿,对家长或陪护人员安全教育不到位,都可能导致坠床的发生。

4.   设备方面。 患儿用床采用的是成人病床设计,床栏位置设于病床的中段,床头床尾两侧缺乏防护,床栏间隙过宽,约25cm左右,个别小婴儿可从床栏间隙发生坠床。

5.   陪护人员的因素。多数患儿家长对坠床危险缺乏预见性,认为患儿入睡后不会乱动,外出时将患儿一人置于床上;或是为了方便喂养和交流,而将患儿放在床沿处,挤占患儿床位等这些因素都随时可能造成坠床事件的发生。

6.   突发因素。突然发生热性惊厥、癫痫、头晕、晕厥、低血糖等,都可引起坠床。

怎样消除坠床隐患,更有效地保证患儿的住院安全?

大家展开头脑风暴,建言献策,总结如下:

1.   提高护理人员及陪人的安全意识、风险意识。制定坠床应急预案及防范措施,完善管理制度;积极防范高峰时间段(早晨06:00左右)的意外发生;禁止家属挤占患儿病床;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,每班床头交接,多巡视病房,重点患儿重点强调,检查床栏有无使用,同时建立护理风险应急预案。

2.   评估危险度。患儿入院时,采用跌倒/坠床评估量表,并进行坠床风险等级分类。病情变化时,或是使用镇静类药物后,重新对患儿坠床风险进行评估,以引起全体医务人员和患儿家长的重视,及时做好预防工作。

3.   安全教育。告知患儿家长玩具应放置于适当的位置,避免患儿取物不当发生坠床,外出时不可将患儿单独置于房间内,必要时可请护理人员协助;告知正确安全的活动方式,避免在床沿处玩耍。

4.   人性化设备管理。患儿的床头或床尾处贴有“防坠床”的信息提示牌;病床尽量靠墙,形成天然屏障;儿科护士们还为1岁以下患儿亲手缝制布围挡,自购床围挡,等措施,防止意外发生;5岁以下患儿身上贴“防跌倒坠床”标识,便于警示护理人员、陪护人员在护理患儿时多多警惕,防止坠床的发生。

鲍艳茹老师最后点评总结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核心,护理人员在加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的同时,也要着力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,医务人员和患儿家长应携起手来,共同致力于患儿的健康与安全!

患儿安全重于泰山,转变意识,拿出行动,看到实效,是儿科人的态度和决心。最后温馨提醒照顾宝宝本身是一件劳心累体的活儿,孩子在住院期间,若您在看护宝宝的过程中需要离开片刻或需要其他帮助,请随时告诉医护人员,千万不要留宝宝独自一人。市三院儿科全体医护人员竭诚为您服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