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病院动态
射频消融术是通过心脏电生理技术在心内标测定位后,将导管电极置于引起心律失常的病灶处或异常传导路径区域,应用高能电流激光、射频电流、冷冻等方法,使该区域心肌损坏或坏死,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目的。
1. 适应症
(1)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
(2) 心房颤动
(3) 心房扑动
(4) 房性心动过速
(5) 室性心动过速
(6) 室性早搏
2. 禁忌症
(1)肝功能不全
(2)凝血障碍
(3)心房有血栓
3. 优势
射频消融术属于一种介入疗法,可快速治疗心律失常,创伤小、恢复快、成功机率极高,因此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应用广泛。
4. 术前准备
(1)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目的、过程及环节,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,消除紧张情绪。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。
(2) 完成必要的实验室检查—血常规、尿常规、凝血、电解质、肝肾功能、输血前八项、心脏彩超、心电图,动态心电图检查等。
(3) 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患者:
上午手术:术前禁食6~8小时,禁饮4小时。
下午手术:早餐可进食少量半流质饮食。
(4) 清洁皮肤,会阴、腹股沟处周围皮肤备皮。
(5) 避免患者术后因不习惯卧位排尿、排便,指导患者床上大小便。必要时给予留置尿管。
(6) 指导患者熟练掌握深吸气、屏气、咳嗽等动作,以便配合静脉穿刺及导管插入。
(7) 提前备好女性(一次性便盆)、男性(一次性小便器)、一包成人护理垫,两条毛巾,两包盐袋。
(8) 衣着舒适,术前贴身穿病员服,女性患者摘掉上身内衣。将各种首饰、项链、戒指取掉,以免影响手术。
(9) 左上肢静脉穿刺留置针,避免在术肢穿刺。
(10)常规手术当天术前停抗凝药。术前72小时停用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。
5. 术后注意事项
(1) 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须遵医嘱绝对卧床休息,术侧肢体制动、避免弯曲。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给予保护性约束。
(2) 术侧肢体可行踝泵踝绕运动预防下肢血栓形成。有腰酸、腹胀者可适当活动另一侧肢体,让家属按摩腰背部以减轻症状。
(3) 股动/静脉穿刺处盐袋压迫6小时,盐袋的硬度和重量可以持续提供稳定且有效的压迫力,盐袋的压迫作用可以减少血液渗出,从而降低血肿发生的风险。
(4) 术后避免用力咳嗽、大笑、抬头、收腹等增加腹压的动作,以防止穿刺部位出血。
(5) 触摸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标记,观察远端肢体颜色、温度和感觉等情况。
(6) 若出现皮下渗血,观察渗血有无扩大、肢端血运及皮肤温度,必要时重新压迫止血。
(7) 复查心电图,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,监测患者的心率、心律、呼吸、血压、脉搏、体温等。
(8)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,避免进食奶制品、豆制品,防止产气引起腹胀,不吃生冷食品防止引起腹痛腹泻。房颤的患者宜流食或半流食。
(9) 解除加压包扎后,指导患者活动锻炼循序渐进,先床边坐然后床边站最后下地活动。起床、下蹲时动作宜缓慢,勿突然用力。
(10) 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患者手术当天术前停抗凝药,术后6h无异常给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片,依诺肝素钠注射液,第二天给予抗凝药物的时间间隔24h,可以适当提前1-2h调整用药时间。
(11) 为防止疾病复发和血栓形成,患者术后需要规律服用抗凝药,观察患者用药后有无口腔、鼻腔、牙龈出血,皮肤有无出血点,有无大小便出血的症状。
(12) 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巩固消融成果,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患者可给予口服盐酸胺碘酮片0.2g/Tid。
(13) 预防并发症:如心脏压塞、房室传导阻滞、气胸、周围血管损伤、血栓形成、假性动脉瘤等。
温馨提示:
谨遵医嘱正确、规范、规律用药,避免漏服,不可随意减量、停药或更换药物,以免影响药物疗效的发挥从而导致疾病进一步加重。坚持服用控制心率的药物,规律服用抗凝药物、抑制胃酸的药物及促进胃肠道蠕动的药物。戒烟戒酒,控制体重、血糖、血压,定期复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