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:首页 > 医患互动 > 健康宣讲

健康宣讲

流感!不可轻视
来源:    发布时间:2025-04-24     作者:   分享到:

什么是流感?

全称流行性感冒

由甲、乙、丙、丁流感病毒引起的

急性呼吸道传染病

(其中甲流占百分之90)

 微信图片_20250204104942.jpg

• 病毒类型: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,为单股、负链、分节段的RNA病毒。根据核蛋白和基质蛋白的不同,可分为甲、乙、丙、丁四型。目前在全球人群中流行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、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的Victoria系和Yamagata系。

• 传播途径: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,比如患者咳嗽、打喷嚏时喷出的带有病毒的飞沫被他人吸入而感染。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,再经口腔、鼻腔、眼睛等黏膜接触感染。

• 发病特点: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,传染性强,人群普遍易感,发病率高,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,在学校、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发生暴发流行。一般北方常 在冬春季发病,南方全年都可能流行。

• 临床表现:症状以高热、乏力、头痛、咽痛、咳嗽、全身肌肉酸痛等为主,有时可能出现呕吐和腹泻症状。部分严重患者可能并发呼吸衰竭、感染性休克等,出现呼吸困难、皮肤苍白、尿量减少以及精神障碍、意识障碍等症状。

典型症状:

微信图片_20250204104942(1).jpg

• 发热:体温常达39-40℃甚至更高,发热一般会持续3-5天,比如有些患者在发病后的第2-3天体温处于峰值,之后逐渐下降。

• 头痛:头部会有较为强烈的疼痛感,整个头部或局部都可能出现,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引发的炎症介质刺激神经,或发热导致脑血管扩张引起。

• 咳嗽:多为干咳或伴有少量白痰,是因为病毒感染呼吸道,导致呼吸道黏膜受刺激,引发咳嗽反射,严重时可能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。

• 喉咙疼痛:喉咙会有明显的疼痛感,吞咽时疼痛加剧,这是由于咽喉部黏膜充血、水肿,炎症刺激神经末梢所致。

• 肌肉酸痛:全身肌肉,包括四肢、腰背等部位的肌肉会出现酸痛感,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后,身体产生免疫反应,释放炎症介质,刺激神经末梢,同时代谢产物堆积,加重肌肉酸痛。

伴随症状

• 乏力:患者会感到极度疲倦,全身乏力,活动耐力明显下降,这是因为身体在与病毒抗争过程中,消耗大量能量,代谢紊乱。

• 鼻塞流涕:鼻腔黏膜充血、水肿,分泌物增多,导致鼻塞、流涕,鼻涕起初可能是清水样,后期可能变为黏液性或脓性。

• 胃肠道症状:部分患者,尤其是儿童,可能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胃肠道症状,这是因为病毒可能侵犯胃肠道黏膜,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。

严重的甲流患者可能并发呼吸衰竭、感染性休克等,出现呼吸困难、皮肤苍白、尿量减少以及精神障碍、意识障碍等症状,若不及时救治,可能危及生命。

1、接种流感疫苗:在流感多发时段前一个月左右,及时接种流感疫苗,是预防流感最直接有效的方式。

2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:保证充足的睡眠,合理饮食,避免暴饮暴食,适量运动以提高身体免疫力。

3、科学佩戴口罩:在人群密集场所,应佩戴口罩。特别是老年人和患有严重慢性病的人群,更应注重佩戴口罩以减少感染风险。外出前,确保身体状况良好,如有发热、咳嗽等症状,应尽量避免外出访友,若必须外出请严格佩戴口罩,以免将疾病传染给他人。

4、注意个人卫生:勤洗手,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。同时,避免用手触摸眼、鼻、口,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、毛巾或手肘遮挡口鼻。

5、自我监测健康状况:访友后,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,如出现发热、干咳、乏力等症状时,应及时进行抗原检测或就医。

参考文献:

[1] 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,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.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(2020年版)[J].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,2020,35(17):1281-1288.

[2] 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,《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》编辑委员会. 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(2015年版).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,2015,30(17):1296-1303. DOI:10.3760/cma.j.issn.2095-428X.2015.17.005.